新闻 欢迎您!

  • 21深度|拆解长信基金“逆袭”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实习记者兰滨胜上海报道当长江证券发布完2023年半年报后,旗下子公司长信基金的表现突然显眼。根据披露,2023年上半年,长信基金总体管理规模、非货规模增长均大幅超越行业,管理总规模首次突破1500亿元,非货规模首次突破900亿元。这样的管理规模放眼整个公募行业不算特别,但

  • 中基协:截至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规模20.77万亿元

    据中基协消息,2023年6月,新备案私募基金数量1580只,新备案规模560.82亿元。其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942只,新备案规模245.18亿元;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62只,新备案规模169.93亿元;创业投资基金376只,新备案规模145.71亿元。截至2023年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52322只

  • 六成私募产品正收益:债券策略收益3.40%,股票策略盈利回吐过半,大规模私募表现更佳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陈嘉玲北京报道由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近期A股市场情绪较为低迷。5月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下跌3.57%、4.80%和5.65%;中证全债指数录得0.80%涨幅,商品市场收益持续下跌,南华商品指数下跌5.18%。私募作为投研能力相对较强的机构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

  • ETF基金周报丨绿色电力ETF涨幅居前,股票型ETF总规模周度增加23.43亿元

    一、证券市场回顾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周(5月22日-5月26日,下同),上证综指周内下跌2.16%,收于3212.5点,最高3308.53点;深证成指周内下跌1.64%,收于10909.65点,最高11159.31点;创业板指周内下跌2.16%,收于2229.27点,最高2291.33点。北向资金由前

  • 5月第一天,普京动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轰炸,投入超30架轰炸机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5月第一天,普京动手,开战以来最大规模轰炸,投入超30架轰炸机","vid":"f3512r1ylq8","img":"/Files/SrcImg/?url=https://inews.gtimg.com/om_ls/OSanP

  • 多路增量资金陆续集结 新基金募集规模逐月递增

    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新基金募集规模逐月递增,分别为402.3亿元、884.21亿元、1431.62亿元,基金发行市场逐步回暖。截至4月26日,今年以来新成立的基金规模已超过3200亿元。除了公募基金外,最新私募仓位数据显示,私募基金乐观情绪高涨,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创出近10周新高。此外,外资机构做

  • 阿里云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最高降幅达50%

    《科创板日报》26日讯,阿里云宣布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存储产品最高降幅达50%。据悉,阿里云此次降价,意图进一步扩大公共云的用户基数和规模,提升云计算的市场渗透率。(记者黄心怡)

  • 25年,中小基金为何“长不大”?

    中国基金报记者凛冬叶秋子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木前头万木春。”在公募基金行业高歌猛进的25年发展历程中,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迈上27万亿元,产品数量突破10000只,头部基金公司突破万亿规模大关的同时,也有部分基金公司“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成立虽满15年,但由于股权频繁变更,公司治理混乱,长期业

  • 鹰觅眼|绿城泡沫

    不出所料地,在2022年业绩发布季,绿城又放出了一颗更大的卫星。在行业顿足深度调整,民营大房企被动或主动后撤的时刻,绿城挥舞着大旗杀将过来,宣称自己在2022年规模增速第一,全国排名第四。不知是不是宿命的安排,当年老宋踏错节拍,激进拿地,管理失度,最终让绿城在2014年难以为继。如今,被中交并表的绿

  • 年报观察|房企长租业务重盈利轻规模 包租模式或逐步退出主流

    当前正值上市房企财报季,聚焦长租公寓,从财报中可以看到,上市房企租赁业务的规模增速放缓,注重盈利增长而非规模增长。与此同时,业务模式也有所调整,重心开始转向重资产+轻资产管理,中资产的包租模式逐步退出主流。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支持政策陆续出台,经营性不动产实现“投融建管退”闭环,给租赁业务的

  • 上投摩根基金变更名称为“摩根基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媛媛上海报道4月11日,上投摩根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法定名称由“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摩根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今年1月19日,摩根资产管理向中国证监会提出100%全资控股上投摩根基金的申请,获证监会批准通过。这一审批之后,摩根资管成为摩根基金100%全资股东

  • 首批基金一季报出炉,多只债基业绩回暖规模走低

    近日,来自中银基金、蜂巢基金旗下的共20只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披露一季报,类型包括债券型和货币型两种,这也是2023年首批基金一季报。从披露情况来看,债券基金整体业绩相比去年11月的低潮有小幅回暖;但就规模而言,除封闭期产品外,多只债券基金仍面临规模缩水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中银稳汇短债债

  • 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净利大涨 产品规模集体“瘦身”

    新快报讯记者杨依泓报道近日,1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2022年业绩情况随母行年报披露,合计盈利261.66亿元。从年报数据上看,大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录得两位数净利润增长,但产品规模却集体“瘦身”。展望后市,有分析认为,2023年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将恢复至29万亿元以上的水平,同时也将助推债市在下半年走强

  • 【协会数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月报(2023年2月)

    一、私募资管产品备案情况2023年2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当月共备案私募资管产品800只,设立规模375.00亿元(见图1)。当月新设产品平均备案核查时间为2.66个工作日。从机构类型看,2月备案私募资管产品数量最多、设立规模最大的为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见表1)。证券公司私募子公司2月备案的18只

  • 购买大盘基金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问我:我购买的某只基金清盘了,怎么办?我回复他说,我也没有办法啊,基金数量太多,规模极小的基金会经常发生清盘的情况。我们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防患于未然。我购买基金的方式是尽可能购买盘子很大的基金。在同类基金中,我一定会选择规模最大的那一只。因为基金公司要发工资,发奖金,还有其它的各项

  • 25个关键词复盘公募基金25载(三)|内外兼修、稳步普惠下的高速发展

    编者按:1998年,随着首批公募基金公司获批成立,首批封闭式基金成功上市,中国基金业开启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如今25年过去,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扩大至27万亿元,成员机构扩充至156家,不同类型产品积极创新、百花齐放,也逐步通过基金投顾、基金直播等进一步大众化、普及化,成为当下普惠金融的重

  • 境内指数化投资规模达2.4万亿元

    随着社保、养老金、保险等长期资金稳步入市,长期投资理念逐步普及,指数化投资近年来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普通投资者参与权益市场的不二法宝。中证指数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境内市场指数化投资规模为2.4万亿元,相较2021年底增幅约16%。其中,宽基指数产品规模占比约40%。宽基指数作为指数体系

  • 中基协:私募基金规模20.29万亿元,环比增长0.2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3月13日,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月末,我国私募基金规模达20.29万亿元,较上月增加510.11亿元,环比增长0.25%。其中,存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规模11.09万亿元,环比增长0.22%: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5.64万亿元,环比增长0.37%。编辑白昊天校对李铭

  • “业绩增规模不增”怪象频现 基金规模靠什么来扩张

    (原标题:“业绩增规模不增”怪象频现 基金规模靠什么来扩张)

  • 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今年就业形势如何?

    文/刘亮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挑战,中国顶住了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的压力,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就业“成绩单”。2023年序幕拉开,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是今年中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高校毕业生就业仍面临不小挑战。据官方预计,202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将再创新高。面对持续攀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