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编辑导语:营销活动的搭建在最开始是“定制化”的,后来重复性活动多了,便开始套用活动模板,然而用多了又会导致用户疲劳,于是活动述求变成在现有模板上串联不同玩法,不断新增玩法。本文作者分析了在营销活动中,用户参与流程或者说玩法串联的流程编排问题,刚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就营销活动搭建的发展过程而言:最初的营销活动的搭建通常是“定制化”的,面临一个需求、一个场景写一个活动,慢慢地重复性活动越来越多,开始借鉴模板的思想,制作几套活动开始每次换肤,但是次次换肤限定了玩法套路,容易导致用户疲劳,效果开始衰退。

这时候活动的诉求已经变成在现有的模版思想上灵活串联现有玩法,并不断新增玩法,所以开始沉淀一个又一个的标准“玩法”,比如说任务、签到、抽奖、投票、答题、助力、组团、打榜等等若干玩法,然后每次有新的活动我们只需要手动开发串联即可。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整个的对于玩法的串联,可以通过定制开发解决,也可以通过研发配置解决,最终可以完全脱离研发运营配置解决,本篇要描述的就是营销活动中,用户参与流程或者说玩法串联的流程编排问题。

一、分析现状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我们对于常用的玩法进行沉淀之后,我们获得了各类形式的抽奖、答题、任务、签到等玩法,在使用的过程中,通常是玩法A的某个动作在某种场景下关联玩法B的某个动作,比如用户第一次参与答题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用户任务完成获得现金等等。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如果纯研发开发定制关联的话,每次面临开发的关系是相对复杂的,按照量级来算基本是:m*n*s (输出事件、输入动作、场景),即使每次都有沉淀,玩法和玩法的交互关系基本是过度复杂、难以维护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总线”工具来集中管理这些交互,降低复杂度。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二、整体设计思路

对于这些易变且复杂的逻辑,最直观的思路是剥离业务决策逻辑与代码决策逻辑。在活动编排的场景下,业务逻辑是玩法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及决策关系,代码关联就是各类事件的接受、各类事件的call。

1. 事件驱动设计

所以需要规范下玩法的输入输出,然后有一个地方能够对这些事件配置关联,对于关联之间的业务决策逻辑,只需要借鉴一下决策引擎就可以了。整个抽象完成后活动串联的成本已经从m*n*s降低到m+n,并且直接进入到研发配置关联阶段,成本至少能缩减80%以上,并为后续的运营可直接手动配置提供了功能开发的切入口。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发现本质上就是一个业务事件总线,如果看过SOA事件交互总线的定义,本质上思想是一样的,只不过我们不需要SOA这么强的定义。不光是SOA架构设计中会有相关描述,如果熟知微服务架构、事件驱动架构还有DDD设计思想等,也存在大量对于事件总线设计的描述。

这里的业务事件总线不过是在这些思想之上,根据活动业务场景进行本地化处理,增加了一些动态决策、配置关联的能力。

2. 上下文共享问题

在把各种玩法解耦,然后通过业务事件总线进行玩法关联,每个玩法内部基本形成一个信息孤岛,只关心自己内部的变化,其实是不利于活动逻辑的。高门槛任务加的抽奖机会面向的奖品集合往往价值更高,不同的组团(不同身份团队成员)面向的奖励价值也是不同,很多时候需要依赖用户参与的上下文信息,如果打破信息孤岛,通常有两种处理思路:

1)把奖励这些需要上下文的玩法做成一种基础能力,感知所有玩法的上下文,奖励作为一种微内核的存在,每个玩法直接带着上下文调用。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2)进一步抽象这些感知上下文的应用,将业务规则进一步剥离,仅有业务规则(规则引擎)感知上下文信息,其他玩法的上下文对于一个玩法来说只是普通 key-value 而已,具体使用在持有业务规则的表达式中执行。

整体来看两种思路本质上都是可以的,适用于不同的系统发展阶段,活动相对较多,第一种就足够了,复杂活动较多,第二种就相对适合。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整体比较来看:

  • 第一种:实现相对简单,对玩法的要求相对较低,但是如果一个操作,同时涉及多个玩法的上下文,处理相对费劲。并且需要上下文的操作如果变多且关联,架构就逐渐退化到手动强关联。
  • 第二种:实现相对复杂,对于玩法可配置要求较高,但扩展性较好,对于复杂活动的处理更加轻松。

3. 上下文的设计

上下文的设计相对简单,可以粗暴地理解为一个 get 的路由分发,大家可以理解为一个具有业务特性的 dataSource,可以根据一个 key 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用户参与的上下文信息。

具体的实现方案可以是一个集中存储,用来存放活动的上下文,也可以是逻辑上的集中存储,做一层代理透过玩法注入的 method 活动上下文。

上下文 + 动态决策编排 = 活动编排引擎

三、性能保证

由于需要处理一个业务或者几个业务下的事件流转,业务事件总线是一个对性能要求相对较高“系统节点”,需要尽可能保证它的性能极佳的特点,这里就来说一下对于事件总线的整体优化过程(按照老套路,先优化点、再优化分布式场景下“量”),先看结果:

搞定营销活动-活动流程编排(架构设计思路)

1. 更少&更快的IO

对于事件总线的使用,尽可能不发生网络 IO,首先对于事件总线调用的应该本地化,第二是事件总线对于外部事件的调用尽量本地化,仅作为逻辑上的模块。

如果因为扩展性、可用性等若干因素,当前的架构不允许或者不支持整个活动玩法打包到一起部署,便免不了发生 IO,那就一句话,尽可能地利用 epoll,这些事作为一个业务开发来说交给基础架构来处理就好啦。

2. 更快的存储

硬编码 > 内存 > 本地磁盘 > 网络IO,常规事件之间的关联关系直接内存存储(可以DB预加载至进程内),强关联事件配置直接硬编码(硬编码的配置问题可以利用一些表达式),避免发生网络IO、磁盘IO。

3. 合理的优化分布式下的量

事件异步化处理&微批处理这类优化吞吐的直接拿来主义,看看 kafka 之类的 mq 的优化思路,我相信大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像这种场景直接就别重复造轮子了,用 kafka 实现异步化就足够了。

平衡一致性、可用性,前面提到了尽可能利用快的存储,在分布式场景下,如果能接受多节点不一致可以用这个思路,如果一致性要求相对较高可以用单点的 redis 进行关联关系的存储,如果对可靠性要求很高再退一步使用 mysql 这些。

通常来说,事件总线总并没有显著的业务热点,横向扩容基本可以解决所有量的问题,意义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个业务上的单点,做好资源隔离就可以啦。

4. 数据一致性保证

事件总线并不是一个强业务实体,属于一个纯虚构的概念,我们只需要使用到事件总线的流程能得到保证即可。

对于分布式事务的场景,这个依赖于分布式事务的实现方案,如果是TCC类,只要保证事件能正常参与进事务中即可,对于依赖于事务型消息的分布式事务,可以替换下事件总线的“事件调用维护”,在事务消息队列上做封装即可。

对于没有分布式事务的处理场景下,最大程度利用幂等重试,做好事件处理的补单极致就好了,顺便说下,围绕“事件总线”做幂等重试是一个不错的处理思路。

四、现有的轮子

打开搜索引擎搜一下业务事件总线,阿里云、腾讯云都有相似的解决方案,只不是针对的业务场景相对较少,这东西并不复杂一个人两个周基本就能开发完成上线了,最重要的是对应思想的本地化实现,如果现实工作过程中遇到了相似的场景,综合评估下成本来落地就好了。

本文由 @邹志全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有转载其他网站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你推荐
加载中...
咨询热线(9:00 - 18:00)
0755 - 29812418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