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Keep的产品分析中探讨健康类产品该怎么做

编辑导语:喜欢健身的朋友,一定对Keep这个APP不陌生。它是如何成为健康类产品的领头羊的,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作者以Keep为例展开分析,探讨健康类产品该怎么做,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篇分析报告是对之前我在实际中参与的一个开发健康管理APP项目的一个复盘。

主要是分析市面上已有的健康类产品Keep,从产品概述、功能表现、竞品角度、SWOT的方面对Keep进行了一个分析,最后根据已有产品的优缺点,展望这类APP该如何发展,为项目提供具体的可行性及需求建议。

一、产品概述

1.1 名称

产品名称Keep代表保持、继续的意思,也可以让人联想到保持健康keep fit。个人认为keep产品希望向用户传达一种运动健身要长期坚持(keep),才能保持(keep)住好身材,拥有健康的身体。

1.2 Logo

Keep的Logo是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K”,这个K看起来像一个人坐在健身器材上,双手在斜上方拉动健身器材,充满着运动的动感,视觉上让人与运动健身形成关联。

1.3 Slogan

#自律给我自由# 打开APP的欢迎页都是这句官方主推的slogan。

这个slogan与产品名称keep紧密切合,产品希望通过这个slogan向用户传达:自律的具体表现就是每天都坚持在keep上坚持(keep)运动。

用户每次打开APP看到这句slogan的时候,都会感觉:因为自己打开了Keep来进行锻炼,自己的生活就会因此变得更好的激励,从而引导用户在APP中进行进一步的操作。

而自由一词更有一种“生活由自己做主”的意味,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用户的自我认同需求。

1.4 产品定位

Keep是一款以运动为核心的健身运动类型APP,主打提供运动课程。致力于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装备购买的一站式运动解决方案。

自律让我自由

二、行业状况

健康服务行业的发展空间巨大。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相比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及社会的人口结构在往一个老龄化的趋势发展,人们对健康医疗、健康服务的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地提高。健康行业在未来或许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发展前景良好。

其次,人们的自身健康的意识也在逐渐增强。无论对于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他们对健康都一定有他们自己的需求。对于年轻人来说是:强身健体,塑形增肌;对于老年人来说是:健康保健,延年益寿。

庞大的用户人群及潜在需求都让健康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从2013年至今逐年增大,且增长迅速。预计到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229亿元,同比增长114.7%。

最后,市面上的健康服务类产品占比仍比较少,健康管理服务仅占市场份额的2.71%。目前的健康行业,仍是健康医疗,医药、养老等方面为主。而健康管理服务的产品比如健身运动、饮食建议、运动指导方面还比较少。

因此:健康管理服务领域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在未来也继续会有较大的需求。

三、产品逻辑分析

3.1 产品特色

Keep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器械、不同健身阶段目标,对训练内容进行组合编排,为用户提供最广泛的健身场景。同时在运动中提供语音督导,自动同步进度,让用户不再需要在运动时背动作,记组数,只需要跟着Keep动起来就可完成训练。

3.2 产品结构

这是Keep产品功能的结构图:

作为一个健身类软件,Keep主要有【首页】、【计划】、【运动】、【商城】、【我的】五个页面。

【我的】、【运动】两个页面的功能占到了整个产品功能的80%。

用户进入产品内,首先看到的是【运动】页面中的运动课程,并分割成了不同的种类供用户选择。

从结构图整体看,产品结构相对简单,功能集中,方便用户更快的找到自己想要的运动课程进行线下训练而不是在复杂的线上操作。

3.3 产品业务逻辑流程图

从产品业务逻辑图看,用户在Keep上进行一次训练最少需要4步,最多需要7步。

这样的流程逻辑是让用户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评估该课程与自己预期的匹配度,就像去到健身房时,考虑从哪一个器械开始训练,让用户产生一种“多”、“全面”的感觉,这符合Keep的产品定位中的“运动全方位指导”理念。

用户完成课程后,渴望得到的一般是:运动表现的反馈(反映训练是否有效果),得到别人及自我的肯定(展示自我)。

因此Keep在课程结束后,还会有3-4步的操作,来给用户展示训练记录,供用户选择是否打卡。符合Keep定位中的另一个理念“运动的记录”。

四、需求分析和用户画像

4.1 需求分析

4.1.1 从运动用户的角度

基本型需求:

  • 提供丰富的运动课程
  • 合理有效的监督机制
  • 提供记录饮食卡路里数据的食物库,实现摄入与消耗的量化管理
  • 多样化且便捷的记录饮食方式

期望型需求:

  • 会员功能
  • 运动成就激励
  • 运动复盘
  • 浏览页面过程中一键返回顶部

兴奋型需求:

  • 个性化指导
  • 提供医疗相关服务
  • 与智能家居连接,形成智慧健康

4.1.2 从企业的角度

根据俞军���《产品方法论》中的用户价值公式:

产品价值 =(新体验-旧体验)- 换用成本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让用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以及活跃度,减少用户的流失,就是在于如何增加用户的换用成本。

而对于健康管理类APP来说,本质上运动还有饮食的过程都需要在现实中完成,因此新、旧体验的差别不会太大;因此就需要让用户有较高的换用成本,才能更好的实现产品的价值。

而提高用户换用成本的方式之一就是社交,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健康管理类APP需要有的功能有:

  • 社交分享
  • 专属软硬件支持
  • 健身运动类/医疗类领域的能提供优质内容的网红/明星/专家进驻提供专属服务

4.2 用户画像

4.2.1 用户地域分析

Keep用户的地域分布统计:

keep用户地域分布

从用户的地域分布图可以看出:使用Keep的用户主要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如广州、深圳、北京。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大多数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下都抽不出时间来进行身体锻炼。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的居民由于视野更开阔、思想更开放,他们对健康的需求会比其他城市的居民更高。

4.2.2 用户年龄分析

keep用户年龄分布

从用户的年龄分布中可以看出:使用keep的用户中,超过70%的用户的年龄区间都在20-40岁。其中20-29岁的用户占到了40%,而30-39岁的用户占到了30%以上。

在一二线城市中,每年都会涌入大量的大学生以及工作的年轻白领(比如北漂),但由于金钱(健身房价格贵),时间(加班),心理(下班后疲劳,运动意愿不大)的因素,他们更倾向于利用零碎时间在线上进行短时间的运动(比如:下班后走路/跑步回家,在家中进行燃脂训练瘦腿)。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keep的用户群体主要是一二线城市的大学生+年轻白领,多为90后,消费能力中等偏高。

于是我们可以将用户群体划分为以下几类:

  • 大学生群体:时间充裕,喜欢追求新鲜事物,是一个爱美的年纪,男生希望拥有八块腹肌,女生希望拥有马甲线,对身体的塑形方面有着追求,乐于展现自我,获取关注。
  • 入门运动小白:刚开始接触运动,有时间但不知道该怎么做,缺乏具体的指引。
  • 对身体健康状况感到危机的白领:由于工作、生活上的压力,身体有出现异常的前兆,但由于工作时间的约束,只能利用下班或者在家休息的零碎时间运动,对保持健康、调节身体状态有着追求。

4.3 典型用户画像

用户小A,男,19岁,是一个大一学生,大学以前的他都不怎么运动,跑步更是只有在高中时代的体育考试时才会进行。最近小A学校需要对体质状况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将决定能否获得奖学金评选资格,如果不合格甚至会影响毕业。小A慌了,没什么运动经验的他向舍友请教该怎么办,舍友推荐他使用Keep,上面有很多的运动课程。小A听了舍友的话,下载了Keep,并每天都带上耳机,使用其中的耐力跑运动功能。一个月下来,小A的体力好了很多,面对即将到来的体质测试也有了自信。

用户小B,男,26岁,是一个在一线城市上班的白领。由于平时在办公室久坐不动,在公司吃饭又更喜欢点外卖,身体逐渐有些发福了,肚子变得越来越大。看着照片中曾经健硕的自己,小B下定决心要减肚子。但是平时上班比较忙,很难抽出专门的时间去到健身房、运动场来进行专门的训练。小B只好每天回到家中,打开Keep,在上面K参加1阶段的宿舍瘦肚子训练,利用难得抽出来的时间进行一些运动。1个月过去了,虽然外形上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是体重数据还是下降了。看着自己在Keep上下降的体重曲线,小B瞬间充满动力去挑战K2难度的瘦肚子课程了。

五、产品功能表现

5.1 产品主要功能

5.1.1 运动课程

Keep中的运动课程功能主要在【运动】、【首页】中的【全部课程】这两个页面中,如果用户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方案则要在【计划】中开通会员才能进行使用。

用户来到Keep中运动,有2个方式开始运动课程:

  1. 在【运动】页面中,在【我的课程库】、【最近常练】、【推荐课程】、【动作训练】、【推荐计划】中选择喜欢的课程;
  2. 在【首页】页面中,在【推荐】栏下的【全部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训练;

用户选择了相关课程后,可以查看课程的具体内容来决定是否要进行训练,如果是第一次训练则需要下载课程内容,如果该课程已经训练过了,就不需要再次下载。 而对于训练过程中每个细分动作,在课程开始前,都可以查看课程的动作详解、要点。

用户打开Keep的时候,第一个页面出现的是【运动】而不是【首页】,背后的逻辑是,Keep对于用户来说是一个健身类的APP,用户打开后只有进行运动是不需要切换页面的,而做其他事情都是需要切换到别的页面,实际上是对用户行为的一种引导

建议 原来的设计中,【首页】的【全部课程】大部分用户不太可能会去点击,因为在【运动】页面中,可以进行搜索,还可以找到推荐的课程,完全不需要在去跨一个页面来去点击全部课程。

建议可以将全部课程功能,放到【运动】功能中,让页面职责更单一、清晰,方便用户寻找。一个稳定的功能入口,更有利于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对于课程的指引,除了分解动作要点的详解,对那些不太熟悉运动的用户来说还是不够的。而且每项运动前都需要充分的进行热身,而且热身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新用户而言,用户需要先去课程库中寻找热身课程,做完后再选择第二个训练课程。这样用户要进行两个课程,而且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热身动作一定适合这项运动。

对于运动课程,可以在运动开始前,给用户进行选择。询问是否需要进行热身还是直接开始训练。如果用户选择热身则播放热身课程;如果用户选择直接开始训练就播放训练课程。从用户体验的角度,这样的训练体验更完整

5.1.2 激励机制

在训练的过程中,用户可以在【我的】—【设置】—【运动设置】—【运动语音】中设置训练时的教练的语音种类。

在用户训练时,APP会在某些时间节点如:某些项目的最后几个动作、最后一组训练、休息中,发出激励的语音,这些语音类似于“坚持就是胜利!”、“加油你是最棒的!”、“训练已过半,看上去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累把”。

当用户运动时遇到想要放弃退出训练的时候,这些语音能起到挽回用户,激励用户继续训练的目的,从而延长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间。

对于有运动经验的用户的激励: 每次训练结束后,都会有相关的能量值积累。如果是当天的第一次训练,还会有额外的打卡能量值。这些能量值能帮助用户提升用户的KG等级(类似于QQ的等级),不同的KG等级可以解锁相关的额运动教练语音、地图样式、音乐等特权。

同时,用户运动的次数达到一定数量后,还会解锁徽章,徽章越多,说明用户达成的成就越多,增加了运动社区之间的趣味性。还可以通过对徽章的分享,实现对亲朋好友的宣传,从而达到自传播的用户增长。

建议:从用户的角度看待运动这件事情,坚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徽章的激励这个过程对于用户来说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让用户在每次运动完后得到激励。

因此,可以在用户每次训练完后,在运动清单面板中加入一个显示本次运动超过了xx%的其他Keep用户功能,提供一个即时的激励(比如:每次跑步结束后都可以显示,本次训练课程累积跑了5km,超过了80%的训练该课程的Keep用户)。

这样做的逻辑是:让用户在运动完之后产生一种比较过后的优越感。

超过的用户多,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促进用户下次再次训练的发生,提高用户自信心;超过用户低,一方面可能说明该阶段课程对于用户来说可能难度偏高,可以帮助用户去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另一方面,可以给用户一种压迫感,迫使用户在下次训练中更努力训练。

5.1.3 运动训练结束功能

作为运动类APP,用户在运动过程中结束运动是一个很常见的操作。而运动时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用户在APP上的活跃时间,因此对于Keep来说,【运动页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用户想要退出训练需要经过以下4个流程: 暂停训练——点击退出训练——确定退出——反馈退出原因。

而确认退出训练的操作又可以分为:点击“确认退出”按钮,长按“结束”按钮。

这一系列流程的目的都是增加用户退出操作,给用户退出设障碍。此时的逻辑是:用户想要结束训练的意愿很强烈,但是是否真的结束、还是再坚持一下,在心中存在一定的摇摆。而操作困难带来的几秒钟拖延,有可能就会挽留一个准备放弃的用户重新投入到训练,在Keep中继续更长的活跃时间。

六、竞品分析

6.1 竞品对比

从上述表格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Keep月活远大于薄荷健康,在数量上占有优势。而关键词覆盖数,薄荷健康却要比Keep更多,说明薄荷健康的运营做得相对更好。

而两者的主要业务不同,也说明了两款产品虽有竞争,但并不在同一个赛道上。keep主打运动,而薄荷健康主打饮食。

但健康领域离不开运动和饮食两个方面,为了Keep的发展一定会在饮食的赛道上遇到薄荷健康。

6.2 记录食物功能对比

薄荷健康的记录食物摄入功能流程:

薄荷健康的关于记录食物的功能比较丰富。进入主页后,用户可以在顶部的【搜索栏】搜索相应的食物添加,也可以在底部的【+】号按钮中添加,还可以再主页中的【健康记录】中添加。

用户可以搜索到的食物类型也很多,在选定规格、APP计算完卡路里摄入后,还可以查看这一餐的营养分析。

Keep的记录食物摄入功能流程:

Keep的记录食物功能位于【我的】页面中的【饮食指南】中。用户点击【饮食指南】进入添加食物的页面。APP默认每个人每一顿都需要摄入主食、肉蛋奶、蔬果、油脂这四种食材。用户点击【编辑】进入选择食物类别的页面,然后在这个页面选择相应的目标类型,在对应的食物类型下面再选择相应的食材进行规格选择。

分析: 两款产品在记录食物摄入的功能上有以下几方面的不同:

  1. 薄荷健康的饮食记录是一种开放式的记录,他不会去约束用户每天必须要摄入哪种类型的食材,而是让用户自主的去记录今天吃的东西;而Keep则是一种封闭式的记录,他规定用户每天每餐都需要摄入规定的4种元素,如果用户没有摄入,APP就会显示提示警告。
  2. 薄荷健康的饮食记录入口比较多,在一个页面中有3处可以跳转到添加食物的界面;而Keep的饮食记录页面则很稳定,只提供【我的】页面中的【饮食指南】这一个稳定的入口。
  3. 在选择食物规格上,薄荷健康的规格有【克】、【毫升】、【盒】、【份】、【碗】、【勺】、【两】、【颗】等单位,能覆盖生活中比较多的场景;而Keep只有【个】、【份】、【杯】这种比较笼统的单位。

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潜在的原因是两者的产品定位不同: 薄荷健康主打健康饮食管理,目标用户是那些希望对具体的食物数据信息有明确量化需求的用户。只有把具体的添加食物的场景做的更贴近生活,最好的情况是与现实生活完全一致,才能让用户更方便、更愿意使用这款产品,产品才更有竞争力。

因此,薄荷健康需要给用户提供【更方便的录入方式】、【更全面的食物数据】、【更贴近生活实际上的录入场景】。 而Keep主打运动健康管理,目标用户是那些希望通过运动来实现保持身材、健康生活的用户。

而在健身运动领域,有一句很出名的话“3分靠运动,7分靠饮食”,可见要想通过运动来实现健康管理,除了运动,还要有饮食管理。因此Keep为了运动健康流程的完整性,也有饮食记录的相关功能。但这方面的功能不是Keep主攻的产品方向。Keep现阶段还是致力于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运动服务,而饮食管理对于Keep来说,更像是锦上添花的作用。

6.3 社交分享功能

Keep和薄荷健康的社交分享功能具体页面如下:

左边为Keep,右边位薄荷健康

分析:

Keep的社交分享功能集中在【主页】,拥有【查看关注的好友动态】,【广场上热门动态】,【系统推荐动态】,【全部课程】,【热门活动】,【直播课】,【付费课】,【百科知识】等具体功能。而薄荷健康的社交分享功能集中在【发现】,拥有【讨论专区】,【精选动态】,【好友圈】等具体功能。从功能的数量还有内容的丰富程度上看,Keep都要明显多于薄荷健康。

Keep的用户页面可以看到用户的徽章、等级、相应的动态、视频、文章、运动记录数据等内容;而薄荷健康只能看到用户的动态、好友、粉丝等内容。从用户社交功能的角度上看,Keep的用户在产品上有更多种的连接他们的分享传播方法,包括:写文章、关注他人、打卡,用户体验会更为丰富;而薄荷健康的用户只能通过发动态来与他们进行分析传播。

产生这种差异的背后的逻辑:

Keep主打运动,而薄荷健康主打饮食。运动是一个离散的过程��并不是每天都会去做),而饮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每天都要吃饭)。因此,对于Keep来说,如何让用户每隔一段时间想要运动的时候就来使用Keep呢?引入社交分享的功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用户在不运动时,可以在Keep上看别人的运动动态、运动的百科知识、写自己的文章发表。这些行为都可以加强用户对于平台的用户粘性,过渡用户本次运动和下次运动之间的空缺期。

而对于饮食记录来说,是一个每天都要记录的事情。用户对于每天都去分享自己在饮食上的动态积极性不高。并且用户每天都会在产品上进行记录,产生活跃,社交功能相比于给用户提供更好的记录食物数据的功能就显得没那么重要。只要产品能提供用户更好的记录饮食数据服务,就能维持用户对平台的用户粘性。

七、SWOT分析

八、总结

整体而言,Keep的优势取决于其产品定位“运动的全方位指导与记录”的互联网线上指导线下运动模式,具体表现在:

  • 产品的运动功能专业且丰富,课程时间精简且有效,满足了目标用户“运动指导”的需求
  • 从市场规模上看,健康服务行业发展具有前景,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及90后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年纪增大,未来的用户规模会逐步变大,消费人群增多,市场的潜力很大
  • 在产品功能上,主打运动功能,以饮食记录为辅,并通过运动社区,增加用户的替换成本,从而提升产品的价值。
  • 从运营上看,定时推出如“线上马拉松”活动,通过徽章,奖牌等方式维系与用户的关系,增加与用户的亲密度。

所以,作为目前健康领域排名第一的APP,对于用户而言,是一个优质的运动健身平台。将来可以根据市场的趋势,开展健康饮食或医疗方面的业务。 期待Keep下一个新版本!

本文由 @Rambo goa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有转载其他网站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你推荐
加载中...
咨询热线(9:00 - 18:00)
0755 - 29812418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