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角度看一个社区的启动过程

我有一个观点,一家公司是否到达B轮的实际水平可以从一个点上来判断,产品或者说业务有没有进入到数据驱动的阶段。我们当前公司就在这条路上,所以这次我先拿我们的社区模块(本地圈)来聊聊如何从数据角度看一个社区的启动过程。

1.外部视角评估一个社区的健康状态

公司在融资过程中,所以最近接待了一波一波的投资人,有些厉害的,有些则不那么专业。所谓专业,就是他可以找到一个标尺把你的公司按到上面,清晰地看到刻度。不听你说,只看你做出来的成绩。

想要把一个社区做起来,你也需要找到衡量它的刻度。然后把目标的刻度传递给每一个投身其中的伙伴。

一个社区有多大?就是社区日活数

一个社区有多活跃?就是人均互动数。在我们本地圈的业务里,互动可细分为:发布动态,点赞,评论

2.运营者视角的上线前期运营的关注点

上面说的结果指标是给老板看的,作为运营者,需要往下细分到过程指标,准确地说是:运营可直接作用的指标。虽然我自己是产品出身,但是从产品的角度看运营,其实我觉得是很有美感的,这种美感在于:运营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立刻马上去让一块业务出彩,偶尔还能有四两拨千斤的惊喜。产品要经历的周期就长了些,毕竟还有技术伙伴配合开发上线这一环。

先说日活,日活可以按新用户,老用户两个维度去分解,产品上线第一周,重点是看看每天新用户进来的数量。新用户是越多越好么?未必,特别是产品本身还不算完善的时候。关注新用户数,其实只是看看新来的人数是否异常的离谱。这个阶段重点不是提升日活,当然它一定是结果。

再说互动数。社区互动最基本的单元是动态,组织动态的是话题、标签、频道(这3者本质上都是类别,都是把动态串起来的一条线),运营的抓手就是类别。一块业务短期火起来,一定是某个或某些局部带动火起来的。运营就是要找到这样的会火起来的类别。说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区运营前期重点是内容类别的运营

当我们把动态细分出几个类别后,数据上需要做的就是,给每个类别计算其中动态的平均互动数。平均互动数越高说明这类动态对社区贡献越大,越应该去大力发展和补充。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女人的地方才会有来男人,对于县域社区,应该同样也适用。

总结起来,运营工作的重点就是:探索出更多的品类,为已经确定是高价值的品类找到更多的内容提供者,激励他们产出高价值内容。品类的落地可以用话题,话题粒度适中,可缩可放,不枯燥。话题的互动情况就是运营每天要关注的点。

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来说互动这个主题。一个互动高的社区中的用户,一定是感到自己的互动是有回应的,也许还会有奖励。想起若干年前,我老婆把结婚照发到了我们杭州当地的19楼论坛,结果被小编推荐到了首页,可把我们激动的,于是从那时起我俩不知贡献了多少天日活。同样的,前几天我了一篇《3个要点,做好轮播区设计》到几个社区里,给我反馈最好的是简书,给我打赏,当然我辣么聪明一定知道打赏的一定是小编的马甲。

这其实是从用户运营的角度看社区,落地的时候我们应该关注:

  1. 今天给多少用户送了积分
  2. 今天有多少用户接受了我们马甲的互动

3.监控哪些指标

指标的分析过程就像春天的树,开枝散叶,叶子就是运营实际关注的东西。

实际跟进本地圈一段时间下来,有一个心得可以分享:日常跟进的时候就忘掉那个体系和树吧,干干净净地把叶子排到表格的第一列,后面每一列就是每一天的战绩。我们在执行的时候使用了下面的表格,下面的数据是我们某个县城的做了一定处理后的数据,给大家参考。

咦~,假日活假评论假点赞是什么鬼,就是我们的管理员,真身和马甲发的东西咯,监控这些是为了团队内工作透明,透明就是鼓舞的力量。观察的指标如果有问题你一定可以有所行动,否则这个指标就是摆设,直接剔除,免得消耗你有限的精力。

下集预告:和50多位县城用户做的一对一用户访谈

作者:大中,经纬系创业公司的产品总监,此前在阿里5年,负责过虾米音乐等产品。平常关注内容、社区和电商类产品。

本文由 @大中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给作者打赏,鼓励TA抓紧创作!
6人打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有转载其他网站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你推荐
加载中...
咨询热线(9:00 - 18:00)
0755 - 29812418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返回顶部